
内容简介

《读库1204》共包含十篇文章。《人穷智不短》展现的是宋冬在2005年和2011年分别做的两个展览:《物尽其用》和《穷人的智慧》。前一个展览所用的是宋冬母亲存了一辈子舍不得扔的旧物,共有一万多件,是一个母亲的实物日记,也是母亲那一代人的生活哲学。两个展览反映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处境。宋冬说,各国穷人的智慧、穷人的美学都是息息相通的,这什同人性,而不是专属中国的“国民性”。诗人王小妮在2011年继续她的“上课记”,记录这些九零后的“孩纸们”在学校和离开学校后的的生活学习状况。《庚子年的民族英雄》讲的是1900年,即清末庚子事变前后的人和事。“对这个国祚延续已近三百年的老大帝国来说,只有死亡,才能给它的子民带来重获自由与富强的机会。”1991年,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缅甸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女士,以表彰其通过非暴力斗争方式争取民主和人权。由于她遭到软.禁而未能亲自前来领奖。二十一年以后,2012年6月16日,昂山素季终于来到挪威首都奥斯卢发表了诺贝尔和平奖领奖演说。她说她为之奋斗的真正奖项,是一个自由、安全和公正的社会。在《抗战*后两年》里,傅惟慈先生回忆了自己当年在贵州浙大永兴分校继续学业后又参加青年军的往事。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岁月,给许多年轻人制造出横冲直闯的机会,让他谬一段“迷茫莽撞”的日子。

也有人告诉我:老师,我在高中的成.人仪式上曾立下豪言,要创立焚方的教育慈善机构。当时还被班主任笑话了。现在,我觉得更有必要坚定自己的决心……我会一步步向着目标前进的。
期末考试,教室里死静。一个女生写得正投入,一粒粒染过的小红指甲在纸面上簇簇滑行,又好看,又轻佻。二十岁的年纪,本是轻盈美妙,不该太多的沉重,他们却过早地沉重了。想想我二十岁,正在农村插队,动物一样活着,身边的人们不只迷茫,还自暴自弃,还毫无辨识力地坚信大喇叭里宣讲的一切。今天的九零后们心里却早跟明镜儿似的,他们看这世界很简单,它就是两大块:一个是要多强大有多强大的社会,另一个是渺小的孤零零的他自己。碰到扛不过的强大阻力后,他自然退却,直接退回靠饱胀感去知会的这个自身。个体和社会,就是这样分离割裂着,他很知道他和那个庞大东西绝非一体,这也许就是两年更替一代人的不可抗拒的收获。
出路和担当,似乎无关,但是无担当就将有效无出路。读过食指诗歌《相信未来》的那个中午,大二的王蕾随我离开教学楼。她问我:老师你相信未来吗?我说:我不信。她说:我信,我什么也没有,只有拼未来。
12月22号放学,遇到两个女生在宿合路边摆纸箱卖苹果,三块一个,当时很少有人过问。到12月24号下午再出门,学校变成了“苹果校园”,到处是捧着苹果乐滋滋走在路上的学生,各种夸张的包装,把苹果打扮得耀眼可爱。校门口一戴小红帽男生摆了苹果档位,卖九块一个了。
碰到一同学,我问她非吃苹果不可吗,明天的苹果不是照样甜?
......